在中国历史的众多皇帝中,朱元璋绝对算得上是伟大的一位,他既有能力又有威望,完全具备去泰山封禅的资格,可他最终却没这么做。这究竟是为什么呢?
咱们先来说说泰山封禅,这可是古代皇帝举行的最高规格祭祀仪式,只有那些自认为功德无量的皇帝才会去。要是功德不够就强行封禅,那肯定会被后世嘲笑。大部分皇帝心里还是有自知之明的,知道自己没那个水平,所以也都要些脸面。
那什么样才算有功德呢?像秦始皇统一中国,汉武帝北伐匈奴,唐高宗灭掉高丽,他们确实有去封禅的理由。唐太宗和宋太祖其实也想去,可他俩获取皇位的方式总让人觉得不太正统,所以实在不好意思去。
而且封禅这事儿就跟乾隆下江南差不多,特别劳民伤财。开国皇帝一般在经历过社会动荡后,为了不加重老百姓的负担,就干脆不去了,朱元璋就属于这种情况。不过朱元璋也不是不祭祀,他把祭祀地点改到了天坛,从那以后,明清两代就都在天坛祭天地了。
还有个关键因素,就是宋真宗把泰山封禅的档次给严重拉低了。这宋真宗的功绩,说出来都让人提不起兴趣。景德元年,也就是1004年,辽朝入侵,宰相寇准极力劝说宋真宗亲征。双方在澶渊交战,当时形势对北宋有利。但宋真宗害怕辽朝进攻,又考虑到双方打了这么久,互有胜负,就不顾寇准反对,每年给辽朝送一定数量的金银求和,这就是历史上的“澶渊之盟”。之后北宋经济倒是繁荣起来了。
可宋真宗在位后期,任命了两个奸臣做宰相。这俩人成天哄着他,怂恿他沉迷于封禅,还到处修建宫殿,结果社会矛盾越来越深,北宋内忧外患的问题也越发严重。就这么个人,居然也跑去封禅。占尽优势还屈辱求和,最后搞得劳民伤财,国家变得积贫积弱。朱元璋实在没办法去封禅,宋朝不要脸,明朝还是要脸的呀。
朱元璋从一个乞丐一步步登上皇位,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。他太清楚老百姓生活的困苦了,所以一门心思发展国力,严厉惩治贪官污吏,他在位时杀掉的官员,比整个明朝其他时期加起来都多。对于这种既浪费钱财又折腾百姓的事,朱元璋自然不太想做。综合这些原因,朱元璋不去泰山封禅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全国股票配资公司排名出炉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